健康教育
蘋果什么時候吃更健康?紅、青、黃蘋果該怎么選?真相來啦!
點擊次數(shù): 1364 信息來源:溫州醫(yī)科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 作者: 編輯: 發(fā)布時間:2022/1/13蘋果素來就是健康的“代言人”
富含多酚類抗氧化成分和果膠
有益血脂和血壓
有利于預防
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消化道癌癥……
而關于蘋果該什么時候吃
也有各種說法:
“早上金蘋果,晚上爛蘋果”
“餐前餐后都不能吃蘋果”
讓大家感覺到迷茫
俗話說
一天一蘋果,醫(yī)生遠離我
蘋果吃對了才能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
那么,究竟什么時候吃才更好呢?
一起往下看看吧~
實驗:正餐前30分鐘吃蘋果最好
從控制血糖的角度,有一個時間點吃蘋果,對降低餐后血糖反應有好處——那就是正餐前30分鐘。
一項實驗通過對比直接吃米飯、同時吃米飯和蘋果、先吃蘋果30分鐘后吃米飯三個對照組來比較血糖反應的高低,以含50克葡萄糖的糖水來做參比食物,測定餐后4小時之內的血糖變化曲線。一共有18名健康受試者參加了實驗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這4種吃法中,只吃白米飯的血糖反應最高。白米飯和蘋果同時吃,前兩個小時的血糖曲線下面積就下降了23%。
飯前30分鐘吃蘋果這一組,前兩個小時的血糖曲線下面積降低值最高(達51%),而且餐后4小時之內的血糖波動值,也降低了整整一半。
吃蘋果,數(shù)量要控制
其實餐前、餐后不能吃蘋果的說法,主要是考慮到一些胃腸疾病患者的特殊情況。
對消化能力良好的健康人群來說,蘋果作為涼菜入菜也好,飯前飯后吃也好,都沒有妨礙健康的可靠證據(jù)。
關鍵是吃蘋果的數(shù)量要符合膳食指南的建議,每天在200~350克之間,而不是吃起來就停不住。
常吃蘋果有什么好處?
蘋果沒有出眾的外表,也沒有昂貴的身價,你一定吃過它,但不一定了解它。它營養(yǎng)豐富,含有鉀、果膠、槲皮素、原花青素、兒茶酚、表兒茶酚、根皮苷等成分。
蘋果有助抗炎,護血管。2021年6月《美國臨床營養(yǎng)學雜志》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,超重人群每天吃蘋果,有助降低與炎癥相關的疾病發(fā)病率。
嚼蘋果有助清潔口腔、保護牙齒。
每天吃蘋果有助降低尿液酸度,減少尿鈣流失。
吃蘋果有利于改善支氣管功能,預防慢阻肺。
蘋果升糖指數(shù)相對較低,常吃有助降低糖尿病發(fā)病風險,糖尿病患者也適合吃。
長期吃蘋果有利于平衡膽固醇水平,降低冠心病發(fā)作風險。
紅、青、黃蘋果該怎么選?
蘋果的果肉中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和膳食纖維,各品種間差異不大,主要看不同顏色蘋果果皮中的營養(yǎng)素。
蘋果果皮的顏色是葉綠素(綠色)、胡蘿卜素(紅色)、類黃酮(黃色)、花青苷(紅色)的綜合表現(xiàn)。
綠蘋果更脆,富含的葉綠素有助于抗氧化、抗炎和幫助傷口愈合。
黃蘋果更甜,健脾胃的效果更好。含有類胡蘿卜素,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,緩解缺乏維生素A所致的暗視野適應遲鈍。
紅蘋果口感面、皮厚,味道濃郁。含鐵元素高,常吃紅色的蘋果有益于保護心臟。富含的花青素則可以一定程度保護視力,經常食用還可延緩皺紋提早生成。